廣州設立規模達50億元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其中設立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子基金,必須100%投資于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日前,《廣州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廣州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明確廣州市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總規模50億元,由市政府出資設立。引導基金擬通過母子基金架構引導放大至200億元以上,帶動超過1000億元的社會資金投入科技成果產業化及科技企業孵化,投資超過2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推動600家科技型企業在新三板、創業板、中小板等全國性資本市場掛牌或上市,推動1000家以上科技創業企業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融資,幫助廣州市科技型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5月2日,廣州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科技金融處處長陳烯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政府科技成果產業化引導基金已成為經濟新常態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破解科技創新中小企業融資難、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
引導社會資本投入成果轉化
自2015年初國家科技部、財政部設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后,各地紛紛設立了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作為改善科技投融資環境的重要措施。在廣東省范圍內,廣東省政府設立了50億元規模的廣東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基金后,佛山、江門、東莞則分別設立了20億元、10億元、6億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
談及廣州成立引導基金的初衷,陳烯表示,廣州集聚了全省80%以上的高等教育資源和人才優勢,但長期以來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科技與經濟存在“兩張皮”現象。設立此基金,就是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著力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重大科技成果的投入,運用市場機制發掘科技成果的市場價值和科技企業成長價值,加快把廣州科教創新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引導基金與廣州市科技創新體系無縫銜接,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核心,重點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早中期、初創期的創新型新興產業企業,培養壯大新興產業的創新源頭。
子基金須100%投資高校項目
另一方面,廣州也希望通過此基金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緩解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瓶頸問題。“生于科技,長于金融。科技型企業成長離不開金融支持。”陳烯說,“通過設立子基金方式,設立一批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目的的天使投資子基金、創業投資子基金,拓寬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改善科技創新創業融資環境。”
運作方式上,引導基金主要通過母基金的方式,與社會資本發起設立子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科技產業領域,主要投向處于種子期、起步期、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引導基金對子基金的出資比例不超過子基金規模的20%,且不作為大出資人或股東,同時,國有資本占比不超過子基金規模的50%。
引導基金按照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中小微科技企業發展的定位,主要支持在科技成果產業化子基金、孵化基金、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和跨境風險投資五大方向設立子基金。其中科技成果產業化子基金,鼓勵科研機構、新型研發機構、高校牽頭設立,子基金須100%投資于此三類機構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陳烯透露,引導基金發布后,接下來將重點做兩件事。,按照管理辦法規定,遴選托管機構,并由托管機構來篩選若干子基金。目前已有一些知名投資機構和我們聯系。第二,這幾年廣州高新技術企業迅猛發展,要以此為契機,集聚國內外優秀的創投機構落戶廣州,把廣州建設成為有影響力的風投創投中心,利用市場力量推動企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本版圖片除標注外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