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發布
明確“三步走”目標服務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科技日報北京3月28日電(記者劉垠)28日,國務院發布《積極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標志,牽頭組織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以下簡稱大科學計劃),對于我國增強科技創新實力、提升國際話語權意義深遠。
《方案》要求,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總體要求,聚焦國際科技界普遍關注、對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影響深遠的研究領域,積極牽頭組織實施大科學計劃,著力提升戰略前沿領域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提供有力支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出重要貢獻。
遵循“國際尖端、科學前沿,戰略導向、提升能力,中方主導、合作共贏,創新機制、分步推進”的基本原則,《方案》明確了我國牽頭組織大科學計劃“三步走”的目標:到2020年,培育3—5個項目,研究遴選并啟動1—2個我國牽頭組織的大科學計劃,初步形成牽頭組織大科學計劃的機制做法;到2035年,培育6—10個項目,啟動培育成熟項目,形成我國牽頭組織的大科學計劃初期布局,提升在全球若干科技領域的影響力;到本世紀中葉,培育若干項目并啟動培育成熟項目,我國原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持續為全球重大科技議題作出貢獻。
《方案》提出四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制定戰略規劃、確定優先領域,二是做好項目的遴選論證、培育倡議和啟動實施,三是建立符合項目特點的管理機制,四是積極參與他國發起的大科學計劃。
《方案》指出,根據《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部署,結合當前戰略前沿領域發展趨勢,立足我國現有基礎條件,綜合考慮潛在風險,組織編制牽頭組織大科學計劃規劃,圍繞物質科學、宇宙演化、生命起源、地球系統、環境和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優先方向、潛在項目、建設重點、組織機制等,制定發展路線圖,科學有序推進各項任務實施。
《方案》明確,依托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實驗室、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科技社團,通過科研機構間合作或政府間合作等模式,組建成立專門科研機構、股份公司或政府間國際組織進行大科學計劃項目的規劃、建設和運營。
“成立由科技界、工程界、產業界等高層次專家組成的大科學計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對大科學計劃的優先領域、戰略規劃、項目論證等進行咨詢評審,為國家決策提供參考。”《方案》強調,要建立多元化投入和管理機制,加強高水平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大科學計劃監督評估機制。
責任編輯:左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