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進入科技企業孵化器后,它們將如何長大?這里是否達到了創業者的期望值,成為賦能創新轉型發展的一份子?宜昌市幾家重點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在孵企業的發展軌跡或許會為我們解開這一系列的秘密。
為年輕人提供創業樂園
“‘汪汪找船’應用上線運行還沒滿月,在豌豆莢和應用寶的下載量已經突破3000。”宜昌潤江龍智能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誠介紹。
在中國科技開發院(宜昌)云計算孵化器—宜昌云計算孵化器內,由90后年輕人組成的智能物流公司,經過2年市場調研和科技研發,成功推出一款“為船找貨、為貨找船”的行業手機應用軟件,瞄準解決長江中上游船貨信息不對稱狀況。團隊還配套設計開發出一款移動終端設備,用于對用戶船只進行實時定位,讓貨主充分了解貨物在江面上的運輸狀況。
王誠介紹,“汪汪找船”的問世基于該團隊母公司常年的長江貨運經驗,物流服務由線下轉到線上。今年,“汪汪找船”的目標是在長江中上游江面上發展500艘運輸船只,達成平臺300萬噸的貨運成交量。
在孵化器內創業有哪些不同之處?“從良好的辦公環境、優質的平臺服務機構到貼心的人才招聘服務等,都由孵化器一手包辦。我們只需要安安心心搞研發。”王誠表示。
近兩年來,像“汪汪找船”這樣以年輕人為主的軟件開發和應用公司入孵宜昌云計算孵化器的還有很多。如今,宜昌云計算孵化器內已匯聚100多家圍繞“互聯網+”開展創業的創新型企業。
宜昌云計算孵化器內的湖北納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商戶管理軟件開發,公司創始人羅新出生于1986年,目前該公司客戶已遍布國內多個城市,年創收達千萬元。
據介紹,羅新2012年開始創業,并成立湖北納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發展,該公司雖穩步提升,但并沒有達到羅新的心理預期,需要尋找企業加速發展的新動力和創新創業新平臺。
在2016年一次科技金融對接交流活動中,宜昌云計算孵化器看中了納新網絡的發展潛力。經過雙方多次洽談后,宜昌云計算孵化器決定投資百萬元,實施持股孵化,幫助納新網絡進一步發展壯大。
宜昌云計算孵化器以全程孵化鏈條以及全面持股孵化的服務模式,為小微企業降低創業成本,減少創業風險,讓更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專注科技創新,實現創業夢想。
搭臺筑巢只為引鳳來
如今,宜昌涌現出依托三峽云計算中心等孵化器和服務外包產業園,打造區域性“互聯網+”創業中心;依托清華科技園等孵化器,打造區域性電子商務及創意產業中心;依托傳感物聯等孵化器,打造工業智能創業中心……
宜昌市出臺《關于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推進各級各類創業創新平臺差異化發展,積極支持各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
宜昌市科技局副局長謝超表示,各孵化器要注重自身孵化能力和功能的提升,積極探索全鏈條的科技企業孵化模式。
截至目前,宜昌市擁有國家級孵化器4家,省級孵化器12家,國家級眾創空間6家,省級眾創空間7家,孵化器總面積突破90萬平方米,孵化新增科技創業企業352家,在孵企業總數突破1000家。
宜昌傳感物聯孵化器是一家面向物聯網產業打造的專業孵化器項目。而該孵化器的投資主體是宜昌高新區孵化成功的企業——宜昌市微特電子設備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初,微特電子僅有一間20平方米的辦公室。經過10多年孵化成長,微特電子年收入已達7000萬元,并投資創辦了宜昌傳感物聯孵化器。如今,該孵化器聚集著110多家小微企業“共同孵化”。
清華科技園宜昌分園是宜昌市首家國家級孵化器,重點孵化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文化創意三大產業,為入孵企業提供孵化場地、金融風投、技術咨詢、產品推介、人才服務、政策申報等服務。本土企業入孵清華科技園宜昌分園不僅能獲得園區在房價、房租上的優惠,符合政府政策條件的還能享受宜昌高新區稅收、獎勵、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支持。
孵化器也要抱團取暖
目前,宜昌市各級孵化器、加速器數量逐年上升,在孵企業迎來了政策紅利帶來的春天:低廉的辦公場地租金、周全的高新技術申報、融資服務、人才招聘……只要企業想到的,孵化器都盡量為企業辦到。
科技企業孵化器孕育科技企業,科技企業創造、轉化科技成果。而在孵企業發育狀況如何,產出怎么樣,是評價一家孵化器的好指標。
2017年,宜昌市通過成立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提升服務質量,推動宜昌市孵化器健康有序發展。今年年初舉行的宜昌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年會指出,2018年,宜昌市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將圍繞“增強內部凝聚力、實現資源共享、促進行業良性發展”這一目標開展,并從“成立專業委員會、組織學習考察交流活動、承接部分政府轉移職能工作、開展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孵化器培訓活動”等四方面尋找突破口和創新點,協會會員單位之間將通過共享資源,分享收獲,抱團取暖,共同推進集群孵化和行業發展。
如今,伴隨著科技企業孵化器差異化發展、創新發展、抱團發展,宜昌市科技型中小企業也正在融洽的創新大氛圍中加速轉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