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外看會
周國輝
新一輪科技革命撲面而來,各種技術迭代日新月異,創新服務應當適應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變化,應當只爭朝夕。
但是,影響科學技術的路徑的因素,既有技術本身的發展演進規律和成熟程度,又有市場和消費者的選擇,創新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始終是存在的。在這方面企業有更大的發言權,必須讓市場發揮決定作用。同時,在事關基礎、前沿的重大科技研發上,企業受制于利益機制和領域、行業,政府應當發揮更大的作用,不僅要重視和支持基礎研究,還要支持和引導企業創新發展,推進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企業的創新活動主要來自市場驅動,自身有決斷權,優勝劣汰,相對好辦。政府的重大創新決策,當然需要依法民主決策、嚴格過程管控,但即便如此,也不是百發百中。科技創新服務需要更大的耐心、包容和寬松的環境??萍脊芾?、科技政策、科技項目選擇和績效評估,都要體現這種精神,更要實行容錯免責機制。要大力鼓勵和支持創新,允許失敗。
實際情況如何?總體在好轉,但在同省內外同行交流中,我也聽到一些地方政府領導不大遵循科技創新規律的情況。我自己就碰到過類似的事情。幾年前,一個市的領導重視科技工作,一次性給科技部門增撥了幾億元財政經費,難能可貴,可到年底該市的幾項科技指標不甚理想,排位靠后。市長不高興了,批評了科技局局長。我知曉后,同市里領導交換意見,既肯定政府重視支持,又分析原因。我打了個春播秋收的比方。種稻谷要小半年,種柑橘要3年,種楊梅之類要5至8年,才能成熟收獲。意思不言而喻。后來聽說,這筆資金當時尚未撥到科技部門,就是說,連種子都未播下,何談收獲?此事有點奇葩,但希望盡快見諸成效的心態和要求卻普遍存在。
需要強調的是,科技創新上立桿見影的少,真要學一學植物生長規律。當然,這并不是說,創新服務可以只管播種無問收獲了。正確的態度是,要有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要有澆水施肥、精心呵護的扎實服務,除此之外,還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和毅力。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山東代表團有關“功成不必在我”的闡釋,讓人深受教育和啟迪。他說,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極、怠政、不作為,而是要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做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不計較個人功名,追求人民群眾的好口碑、經過歷史沉淀后真正的評價。
科技創新尤為如此。
?。ㄗ髡呦嫡憬≌f副主席,浙江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