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張秀娟
嘉賓
周文濤:全國人大代表、河鋼邯鋼三煉鋼廠精煉車間副主任
曹寶華:全國人大代表、春風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
祁春風:全國人大代表、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承德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運維室主管
主持人語:近年來,河北省在去產能、調結構、治污染、創新發展等方面付出了艱辛努力,隨著環境約束、政策引導的持續加大,實現經濟和生態的良性可持續發展,效果明顯,漸至佳境。在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征程中,河北省如何以新理念為引領,一步一個腳印繼續走好可持續發展之路?如何展現新作為、續寫新篇章?成為全國兩會上河北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綠色發展領跑行業綠色轉型
周文濤代表:我國經濟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鋼鐵工業面臨著趕超跨越的難得歷史機遇。
鋼鐵企業從“三去一降一補”去產能做“減法”,發展新興產業、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做“加法”,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做“乘法”等方面進行變革,加快轉型升級。從初量的追求,到如今質的跨越,鋼鐵行業發展趨勢向好,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近年來,河鋼以“為人類文明制造綠色鋼鐵”作為企業社會責任宣言,提出了“共創綠色鋼鐵、共享美好生活”的綠色共享理念,率先在行業內制定了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并付諸實施,榮獲世界鋼鐵工業“可持續發展卓越獎”,核心企業被譽為“世界清潔鋼廠”,被國家工信部樹為鋼廠與城市協調發展的重大典型。
河鋼致力于“綠色制造”,用更少的資源和能源、更清潔的排放制造鋼鐵產品;生產“綠色產品”,制造高強、輕量、減量化鋼鐵產品,推動工業材料更加綠色、低碳、循環使用;打造“綠色產業”,依托自身綠色鋼鐵品牌效應和節能環保技術優勢,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主動把握“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產能合作新機遇,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姿態,共同創造并分享全球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為推動世界鋼鐵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近幾年,河鋼堅決帶頭“去產能”,在率先淘汰煉鐵產能560萬噸、煉鋼產能684萬噸的基礎上,主動自我加壓,2016-2017兩年內進一步壓減煉鐵產能260萬噸、煉鋼產能502萬噸。同時,持續加大節能減排投入,建立全流程清潔生產體系,投入節能減排資金165億元實施430余項重點節能減排項目,推廣應用世界鋼鐵行業領先的六大節能技術,實現了清潔化節能化煉鐵、“一鍵式”全封閉自動化煉鋼和潔凈化煉鋼。
在經濟新常態的背景下,河鋼布局核心芯片技術開發、燈具產品設計等功能中心,建設高端產品生產示范線,加強產品設計、生產與服務的融合發展。通過率先探索和實踐“綠色轉型”,河鋼已經成為了鋼鐵行業發展的“領跑者”。
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
曹寶華代表:“像搭積木一樣建房子”,綠色、高效的裝配式建筑方式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有利于節約資源能源、減少施工污染、提升勞動生產效率和質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進建筑業與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新產業新動能、推動化解過剩產能。因此,加快裝配式建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必須提上議事日程。
建議各級政府應強化引導,加大政策引領力度、推進政策落實,推動裝配式建筑產業化規模化可持續發展。
出臺國家和地方《裝配式建筑發展條例》,對裝配式建筑的規劃與建設、運營與改造、技術與應用、引導與激勵等進行頂層設計和規范,推進“數字型城市、數字型建筑、數字型建造、數字型運營”。研究制定裝配式建筑項目各類優惠政策,比如可分期交納土地出讓金,可享受增值稅按比例即征即退的優惠政策等。堅持分類推進,把裝配式住宅分為多個細分種類,出臺分類細則和建筑標準,分階段重點推進。
開通裝配式建筑項目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督促地方大型公共建筑、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執行裝配式建筑標準,嚴格查處沒有按裝配式建筑標準設計建造的項目,擴大裝配式建筑強制實施范圍。對總建筑面積達到一定規模、預制裝配率達到一定比例的裝配式項目給予補貼,對企業自發采用裝配式建筑技術給予獎勵。把裝配式建筑產業化園區和基地建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先提供用地支持。
政府要用“倒逼機制”和“獎勵機制”促進裝配式建筑產業化規模化發展。鼓勵規模較大、技術能力較強的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完成裝配式建筑建造方式重大變革,扶持發展大型住宅產業化部品生產企業。加快制定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三大結構體系的技術規程,培育一批能夠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重點企業,推動全產業鏈發展。
堅守底線紫塞大地“綠”意正濃
祁春風代表:近年來,在綠色發展這道轉型關口面前,承德市始終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京津冀水源涵養功能區、國家綠色發展先行區、環首都扶貧攻堅示范區和國際旅游城市”的發展定位,努力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經濟優勢。依托良好的生態,大力培育發展“十大綠色產業”,努力走“差異化、特色化、增量調整”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了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的承德,先后贏得了“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范區”“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市”等榮譽。
“綠色”環境宜居宜游,“綠色”項目紛紛落地,“綠色”產業富民增收……紫塞大地“綠”意正濃。
《國務院關于印發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的通知》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創建10個左右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形成若干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的現實樣板和典型模式。
2017年6月,河北省政府向科技部致函推薦承德市申報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2017年9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成立河北省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承德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將聚焦“持續提升水源涵養能力背景下擺脫貧困”這一關鍵瓶頸問題,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弘揚塞罕壩精神,以實施水源涵養功能提升、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抓手,強力推進生態建設與修復、環境污染治理與保護、綠色低碳與循環經濟發展、生態產品產業化等水源功能涵養工程建設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與新興產業培育工程。
支持承德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已列入科技部與河北省會商議題,《河北承德市可持續發展規劃》和《河北省承德市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草稿)已經編制完成,正在征求意見,待條件成熟后,將向科技部報送。建議科技部支持將承德納入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