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都市科技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成都加快城市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支撐。
一是西部科技中心建設加快推進。編制《成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方案》和《建設西部科技中心行動計劃(2017-2022年)》,全力爭創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組建了石墨烯應用、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10個新型產業技術研究院。
二是產業創新要素供給不斷增強。加強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重大課題研究,形成30余篇調研成果和行業報告,編制虛擬現實、大數據、地理信息等5個產業技術路線圖;出臺《成都市科技型企業培育行動計劃(2017-2020年)》,啟動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成都創造”領軍企業培育三大工程。
三是校院地協同創新更趨緊密。出臺《“雙一流”建設實施方案》,“雙一流”大學達到8家;部署實施蓉城科技聚變計劃,舉辦“蓉歸故里”活動,吸引電子科大校友企業簽約投資2720億元;編制《建設環高校知識經濟圈行動計劃》,布局打造10個環高校知識經濟圈;加強產業園區與高校院所、重點企業的對接合作,打造創新發展共同體。
四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持續深化。成功舉辦第三屆“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實現各類交易240億元;優化形成“3+M+N”雙創載體布局,天府新區、新希望集團入選第二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
五是科技金融工作扎實有效。引導組建14支總規模12.86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聯合建立信貸規模達52億元的科技企業債權融資風險資金池,累計通過“科創貸”“創業貸”支持1043家企業獲得信用貸款超22億元,通過“科創保”支持524家科技企業投保科技與專利保險735.81億元。
六是科技惠民工程深入實施。實施“科技治霾行動計劃”,推進“多尺度噴淋除霾技術”等“6+2”重大研發項目,推進“超細清水霧系統”等科技治霾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點示范;開展科技扶貧工作,組織智能滴灌示范工程等科技幫扶項目,探索科技扶貧“成都經驗”。
七是科技體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效。推進在蓉高校院所職務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召開科技成果“三權”改革現場會,成立科技成果“三權”改革聯盟,制定產業支持政策“成果轉化十條”“知識產權十條”。
八是科技系統黨的建設扎實推進。把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貫穿全部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務,常態化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四個意識”進一步強化、工作作風不斷轉變,“六大紀律”嚴格執行。
2017年,成都市新增科技型企業數量2萬家,同比增長55%;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至2473家;技術交易額再創新高,達到523.8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