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月25日,第七屆創業大賽在蘇州啟動。第七屆大賽總評委、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董事長衛哲告誡投資人與創業者,選擇項目應避開“偽技術”、“偽需求”、“低效率”及“大玩家”這四大風險點。
1月25日,第七屆創業大賽在蘇州啟動。第七屆大賽總評委、嘉御基金創始合伙人、董事長衛哲告誡投資人與創業者,選擇項目應避開“偽技術”、“偽需求”、“低效率”及“大玩家”這四大風險點。
“我把活動的主題倒過來理解,不是我們希望看到什么樣的創業項目,而是我們不希望看到哪些項目。”在衛哲看來,創業企業應該學會有的放矢,進行選擇性回避,這種回避首先是回避“偽技術”。創業者應該實事求是地對待自己的技術,而不是貼上熱門的標簽。“人工智能是我非常鼓勵的方向。人工智能在全世界的人才本身就非常稀缺,但在過去的一兩年中,我們收到各種各樣的商業計劃書,一夜之間冒出成千上萬的人工智能。”他認為,創業者對自己的信心應該來自于掌握技術實質,而不是靠張貼技術標簽。
其次是“偽需求”。雖然很多項目有技術含量,但是其所滿足的需求并不是消費者,或是企業用戶真實的需求。衛哲指出,在過去幾年中,出現過多個偽需求泡沫,甚至有時候這種偽需求的泡沫是由資本催生而來。“當背后的資本補貼消失了,成本上升了,價格上升了,消費者需求突然就不見了,那么這種需求叫偽需求。”
三是“低效率”。與技術相結合的互聯網創業項目,一個重要使命便是提高行業效率與企業效率。但是,如今存在一種現象,即很多公司只是單純地披上互聯網、新技術的外衣,這種做法只會造成低效率的結果。
后,衛哲將一些大企業比作“大玩家”。他提醒創業企業,應避免它們開發的技術與應用撞上“大玩家”的槍口。“我們經常會問很直接但是必須要回答的問題:為什么這個事兒BAT做不好?BAT會不會成為你進一步創業的陷阱?”
據了解,本屆大賽主辦方聯合大賽合作投資機構,共同設立30億元的投資意向金投資大賽項目,新設人工智能與電子信息、新材料與節能環保、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綜合等4個行業決賽,并與近200支知名基金及上市公司、龍頭企業高效精準對接,提供“”等人才申報服務。
從2012年創辦來,“”創業大賽已吸引超過5000個海內外項目報名,主要來自人工智能、納米技術、生命健康等國家戰略新興行業,形成以市場主體為龍頭、匯聚高端人才、整合各方資源、服務國家創新創業戰略的有效模式,吸引一批海外高層次人才回國創業,挖掘出大量優質本土創業項目,已成為我國發現千人、引進千人、投資千人的重要平臺。
(責任編輯:羅曉燕)